2011年6月29日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05)制約模式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05)制約模式

Wayne Fu 0 A+


你年幼時聽到的任何有關金錢的話,都會留在你的潛意識裡,成為支配你金錢觀的一股力量。



的確,幼時聽到的話特別容易形成潛意識,而潛意識就是我們的設定,暗中無聲無息地支配所有的行為。

(圖片出處: Labor Day Tips!)



訓練課程的一位學員史蒂芬...成長的階段母親總是說:「有錢人都很貪婪,他們靠窮人的血汗賺錢。賺得錢夠用就好...」他被母親的語言制約了,他相信有錢人都很貪心。如果他不想變成貪婪的人,他在潛意識就不會想變得富有。



這個例子舉得滿好的,應該不少人聽過類似的話,且深深地被影響。其實父母的心多半是相同的,出發點總是為了孩子著想,希望把自己的人生經驗灌輸給子女,期待子女不要犯跟自己同樣的錯。

能夠吸收前人的經驗是無比珍貴的,可以節省我們走錯路的時間耗費。只不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這代表不是所有父母的個人經驗都能夠套用到子女身上,身為子女除了必須感謝父母之外,還需要體認到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必須學習分辨與檢驗哪些經驗才是對我們這個個體是有效的。




第一個改變的步驟:修改語言程式

1. 察覺:寫下你小時候聽過的所有描述金錢、財富和有錢人的話語。

2. 理解:寫下你認為這些說法如何影響你的財務生活。

3. 劃清界限:那些關於金錢的想法只代表你所學來的東西,不是你自己的想法,也不是現在的你...你現在的所有選擇都可以改變。

4. 提出宣言:「我所聽到的關於金錢的看法,不見得都是真實的。我要選擇新的思考方式,讓它幫助我得到快樂和成功」



到底幼時接收到的語言資訊,哪些才是對我們這一生有所助益,作者教我們分辨的 SOP,就是前一篇的四個步驟。試著把它當習題練習做一次:

1. 察覺:在股票方面聽過的話有
A.「只要還沒賣都不算賠」
B.「要買會配股兒子的股票,這樣就算套牢了以後股兒子也還會繼續配股孫子」

2. 理解:
A. 如果買到 「1xxx 甚至 19xx」國泰金的人,不曉得到下世紀之前這支股票還有沒有機會回到四位數?被高檔套牢又不認賠無疑是斷送自己的資金運用。

B. 這一句的時空背景是十幾年前的台積電、聯電,買了被套牢的長輩之後不管它,結果遇上台灣經濟大起飛,連續多年瘋狂配股從一張變成十幾張,許多老一輩投資人都嘗過這個甜頭。可惜的是台灣目前已經邁入成熟期,離開了經濟大躍進的階段,不像當初射飛鏢都可能射中連續數年高成長、高配股的公司了。

3. 劃清界限:那些關於股市的個人經驗,或許可以適用於當時的時代背景,但對於現在的時空,必須學習新的股市法則、或是找到真正能描繪各種股市時空背景的真理。

4. 提出宣言:「可套用作者的話」

以上四步驟,建議多找一些自己相信的理財語言來挑戰,可以幫助自己釐清哪些是正確或錯誤的觀念;如果自己無法釐清,可以向我們認識的、在理財方面有成就的人請教,再不然有個不錯的管道:上 PTT 到相關版面提問,相信會有不少高手願意分享。





你可能聽過一句話:「有樣學樣。」人類差不多都是這樣。小時候,我們是靠著模仿來學習幾乎所有的事物。

與錢有關的事情上,我們的態度通常會和爸爸或媽媽相同,或者是結合了雙親的作法。



沒有錯,所以對錢的態度會一代一代傳下去。難怪西方人對大部分東方人的刻板印象會是「勤儉、捨不得花、錢存很多、家產留給子孫」,而很多西方人給我們的印像是「比較懶一些、很會花錢、即時享樂、小孩子要錢得自己打工賺(沒有白吃的午餐)」

寫到這裡,必須推崇一下猶太人的教育,他們對錢、理財的知識非常正確且滿正面的,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結果使得猶太裔的子孫永遠在世界上保有宰制力,無論他們身處於那個國家。對世界有很大影響力的名人、有錢人都是猶太人,例如愛因斯坦、愛迪生、巴菲特、馬克斯、史蒂芬史匹柏等等,這個網頁 有比較詳細的列表;而WIKI網頁 整理出歷來諾貝爾獎的得主有超過 1/5 是猶太人;最後是一位華人母親在以色列親身經歷猶太人對下一代關於錢的教育,很值得成為我們對於理財教育的借鏡,希望我們不要再把東拼西湊一知半解的理財觀念傳承給下一代。




有許多人的父母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或熬過經濟大蕭條...有些人揮霍無度,因為他們認為「你可能一夜之間就失去所有的錢,所以不如在有能耐的時候盡量享受。」有些人則完全相反,他們把錢都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這一段大致上是表達,不同的父母經歷同樣的災難,面對錢也是有不同的反應,而他們的子女多半會複製他們面對錢的態度。只不過這複製而來的理財方式,在下一代的子女身上不一定適用。




第二個改變的步驟:你在模仿誰

1. 察覺:想一想父母處理金錢的方式和習慣是如何,你跟他們有哪些地方是完全一樣的?哪些是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把這些寫下來。

2. 理解:這個模仿步驟如何改變你的財務生活?把他寫下來

3. 劃清界限:你明白這個方式只是你後天學習的,並不是你自己原本有的,你明白現在你有權力選擇改變。

4. 提出宣言:「我所模仿的金錢觀念是他們的。我現在要選擇自己的方式。」



好的,前面已經示範過 SOP 的步驟操作,以及尋找答案的管道,接下來請按照作者給的習題練習,找出自己哪些模仿是好的,哪些是不適合自己的。





你小時候,對於金錢、財富和有錢人有什麼經驗或體會?這些經驗太重要了,因為他們會形成你一生的信念或是幻想。



小時候的特殊事件會影響一輩子,長大後的特殊事件真的比不上小時候特殊事件的影響力。

據說蔣公小時候就是看了魚兒逆流而上,對他的人格有很大影響...嗯,似乎這個不可考的例子說服力不大,也許舉李白當例子好一點,聽說他小時候書念不太好,直到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磨鐵棒,磨啊磨的過了很長的日子,竟然把它磨成了繡花針,李白才恍然大悟,只要肯下苦工,就算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完成。這個特殊事件讓李白的心智得到了強大的信念,從此用心唸書不再半途而廢,最終成為了中國後世最有名的詩人。

上面舉的例子都算是好的影響,但如果特殊事件產生的是負面影響豈不慘了?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特殊事件的恐懼感會一輩子跟隨我們,因此接下來的練習就是如何擺脫特殊事件對我們的負面制約力。




第三個改變的步驟:特殊事件的影響

1. 察覺:你小時候曾經遇到哪些與錢有關的事,在情緒上或情感上造成了重大反應?

2. 理解:這件事如何影響了你目前的財務生活?

3. 劃清界限:這種生活方式只是你後天學習來的,並不是原本的你,你明白現在你現在可以選擇改變它。

4. 提出宣言:「我要放開我以前那些沒有正面意義的金錢經驗,我要創造新的富裕的未來。」



請依樣畫葫蘆一番,確確實實做好匝馬步的基本動作。





在金錢方面,大部分人的態度和父母親相似...另一些人卻...截然不同...這和憤怒、叛逆有沒有關係?其實...這完全跟你有多氣他們有關。



作者點出了一個重要之處,跟父母關係好的人,行為模式會複製父母;但關係不好的人,很有可能因為賭氣而做出完全相反的行為。

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行為是複製父母,或是與父母完全相反,這都是一種「制約」,我們都會被綑綁、不自由。




☆ 追求財富和成就的原因和動力...如果...是出於恐懼、憤怒...或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那麼你的錢永遠不會帶給你快樂



我喜歡這段話,因為它點出了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快樂」。我自認為是個很難快樂的人,所以找尋「快樂」的意義與根源是我的一個思索方向。因為這與主題無關所以暫且略過,之後希望能在別的系列好好探討。

總之,我們普遍都認為有了錢就能得到快樂,但是萬一有一天,你賺的錢達到了預設目標(譬如一百萬),而你雀躍、興奮、感動了一整天,對自己說「我辦到了!」。沒想到隔天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還是從前的自己,沒有變得比較快樂,於是又設立了另一個目標(譬如兩百萬)。在賺到兩百萬之前,可能還是不快樂的,之後有可能快樂的日子就是賺到兩百萬的那一天,接著開啟另一個無限循環。

如果你出現以上症狀的話,那麼我必須說:「你被制約了」,有必要檢視自己追求財富的動機為何。如果你獲得快樂的方式跟錢無關,例如與支持的體育活動有關,也許是王建民、也許是 MLB 或 NBA 球隊,當他們贏了就會有短暫的快樂,當他們沒有比賽時就焦慮、不快樂,而他們若輸了當然更不快樂、更需要發洩,那麼其實跟被錢制約是同一件事、相同的心理狀態,都需要檢視真正造成不快樂的根源。

為什麼有了錢只會有短暫的快樂,無法維持久一點呢?以下是作者的解釋。




☆ 因為你不可能用錢來解決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以恐懼為例...賺更多的錢可以消除恐懼嗎?金錢不是問題的根源,恐懼才是。更糟的是,恐懼不只是一個問題,它其實是一種習慣,賺大錢只是改變了你的恐懼的樣子。



作者解釋得太好了,當我們有一些心靈上的缺陷或問題,卻把「錢」當成解藥,這時錢就像是嗎啡,只能短暫消除心靈上的不適,然而問題一直都在。

作者說得很好,「憤怒」、「恐懼」等等是一種習慣,我必須承認這兩者都是我的缺陷,在學習追求財富之前,我更該先學習如何克服這些負面的習慣。




那些被某種力量驅使要證明自己夠好的人,覺得生活中一切的人事物都「不夠」,而再多的錢也不能減輕這種痛苦。



作者接著解釋,為了「證明自己夠好」而追求財富的人,錢也是不能消除這種「心靈上的不適」。不能小看這一點,許多人真的是為了向父母、前男女友、師長...等等證明自己而追求財富,雖然這不失為一種驅策力,但是當「為了證明自己」成為一種習慣後,會落入「總是在向他人證明」的迴圈而跳不出來,就算證明自己有能力賺錢,還有數不清的事物等著自己去證明,難怪作者說「再多的錢也不能減輕這種痛苦。」




你的外在世界反映了你的內在世界,如果你認定自己不夠好,你就會把這個想法合理化...相反的,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富足的,你也會把那個信念合理化。



呵呵,這段話還滿像心理醫師講的話,自我催眠一下,讓自己的想法正面,心靈變得健康就能得到醫治,不再為了證明自己而活。

雖然心靈醫治不可能這麼簡單,看完作者的這幾行話就能得到效果,不過我們已經學會作者的那一套 SOP,所以接下來要靠的是我們自己。




在心中劃清界限,不要讓憤怒、恐懼成為你追求財富和證明自己的動力,然後你就可以安裝新的連結,讓你賺錢賺得很有目標...從中得到喜悅...那樣一來,你就永遠不必藉著擺脫金錢而得到快樂。



套用 SOP 來進行心靈醫治:

1. 察覺:我們追求財富和成就的原因及動力,是否出於「恐懼」、「憤怒」、或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

2. 理解:這樣的動力如何影響了我們目前的財務生活?

3. 劃清界限:這樣的動力是後天周遭環境造成的,並不是我原本的出發點,我追求財富最想要的目的是:(舉例)為了改善家人生活居住品質...(請填自己的目標),為了幫助台灣提升教育水平...(請填自己的願景),是為了環遊世界交各國朋友...(請填自己夢想)等等

4. 提出宣言:「我要讓我追求財富的動機是正面向上的,當我得到財富時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也能得到更多真正、長久的快樂。」


本篇做完大量的習題之後,下一篇要談論的是如何設定我們心目中的「金錢藍圖」,這關係著我們能得到多少財富。


相關系列文章:
0 0
如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到 FB、「追蹤」粉絲團、「訂閱」最新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注意事項:

◎ 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 請在相關文章留言,與文章無關的主題可至「Blogger 社團」提問。
◎ 請避免使用 Safari 瀏覽器,否則無法登入 Google 帳號留言(只能匿名留言)!
◎ 提問若無法提供足夠的資訊供判斷,可能會被無視。建議先參考這篇「Blogger 提問技巧及注意事項」。
◎ CSS 相關問題非免費諮詢,建議使用「Chrome 開發人員工具」尋找答案。
◎ 手機版相關問題請參考「Blogger 行動版範本的特質」→「三、行動版範本不一定能執行網頁版工具」;或參考「Blogger 行動版範本修改技巧 」,或本站 Blogger 行動版標籤相關文章。
◎ 非官方範本問題、或貴站為商業網站,請參考「Blogger 免費諮詢 + 付費諮詢
◎ 若是使用官方 RWD 範本,請參考「Blogger 推出全新自適應 RWD 官方範本及佈景主題」→ 不建議對範本進行修改!
◎ 若留言要輸入語法,"<"、">"這兩個符號請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語法會消失!
◎ 為了過濾垃圾留言,所有留言不會即時發佈,請稍待片刻。
◎ 本站「已關閉自刪留言功能」。

⏩ 提問請詳細描述狀況,並附網址或截圖,如提供的資訊不足,則無法回覆。

TOP